一文读懂什么是“城市大脑”:发展趋势、总体架构、运营模式及应用场景

2024-01-24 09:00
6

城市是人类最了不起的发明。今天,大部分人生活在城市里,这里是一个几乎包含了人类所有发明创造的大容器。到了2050年,这个容器将要容纳世界人口的70%~80%。

“城市大脑”希望解决城市发展和进化中的基本问题,也是全世界城市共同面临的问题,比如说交通问题。城市的发展不只需要水、电和道路这些资源,数据正在变成城市发展非常重要的新资源,我把它叫作数据资源。当我们把数据当成城市资源看待的话,就会对城市如何发展开始有了彻底的改变。

城市大脑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 数字孪生等技术,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能力和城市竞争力的新型基础设施,是推进城市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城市全域运行数据进行实时汇聚、监测、治理和分析,全面感知城市生命体征, 辅助宏观决策指挥,预测预警重大事件,配置优化公共资源,保障城市安全有序运行,支撑政府、社会、经济数字化转型。在城市治理、应急管理、公共交通、生态环保、基层治理、城市服务等方面提供综合应 用能力,实现整体智治、高效协同、科学决策,推进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政策背景







图片

2018年11月指出,“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2020年3月指出,“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手段推动城市管理手段、 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为城市大脑建设指明了战略方向。


2020年04月强调,要启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传统基础设施和5G、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近年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陆续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引导和支撑城市大脑的建设与发展。在“十四五规划”“新基建”“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相关战略和政策的引导下,城市大脑也将迎来新的发展高潮。




城市大脑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图片

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城市数据大脑等相关概念之间,在定位和发展方向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




城市大脑与智慧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建设亟需支撑城市进实现数字化运作的跨行业、跨层级、跨部门的指挥系统,这个指挥系统即是城市大脑。如果说智慧城市是城市发展的一种形态,那么城市大脑则是实现该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手段,二者并不等同。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通过各类数字化手段、智能化应用来丰富相关功能组件,城市大脑则可以理解为整个智慧城市的“CPU”。由城市大脑驱动智慧城市的自我完善和自我管理,为城市治理提供决策支撑。同时,智慧城市建设的各类智能化应用产生海量的、多类型的数据,为城市大脑的模型训练提供源源不断的资源,促进城市大脑的自我演进和迭代升级。两者相互促进、协同生效,推动整个城市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




城市大脑与城市运管中心的关系

近年来,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抓手,各地陆续建设各类城市运行(运营)综合管理中心(简称“城市运管 中心”)等相关实体,出现了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城市运行综合管理中心、城市展示中心、城市指挥中心、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等多种形式。  


城市运管中心实体设施往往具备指挥管理的大屏幕及桌面、移动等多种终端设备,以及跨部门业务会商与协同的会议设施、网络设施、融合通讯设备设施等各类信息化系统和综合性会商办公场所。在软硬件信息化系 统的支撑下,使城市各级管理者能够随时、随地、及时、便捷地掌握所需的城市运行相关的各项信息,对城市全领域事件进行统一管理、预防、监测、跟踪和指挥处理,实现城市各部门高效统一的应急指挥和一体化联动。总体看,各地市建设的城市运管中心在逐渐突破传统智慧城市纵强横弱、重建设轻运营的问题,不仅是技术创 新,更是治理模式和机制改革创新。   


城市大脑是城市运管中心核心的智能中枢,通过对各个城市业务部门和业务系统的界面集成、数据集成、服务集成、流程集成等方面整合城市各运行系统,实现各系统在城市大脑这一智能中枢平台上互联共融。比如,通过视频监控、传感网络与业务系统的智能协同,实现城市运行管理事件从自动发现告警到协同业务系统完成处理的全过程管理与控制,支撑智慧城市各部门、各系统建立快速、高效的联动协同机制;依托城市信息资源 数据库,建立城市运营管理分析决策模型,分析、挖掘城市运营管理领域的内在规律、发展趋势,为城市领导 者提供智能决策。  


从各地实践看,城市大脑建设核心在于实现城市管理和城市治理的智能协同,核心要素围绕数据、指标、数字模型、事件处置等,实现形态是一系列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的软硬件系统和数据、业务、应用支撑平台。城市大脑和城市运管中心的发展相辅相成、相伴相生、共同演进,呈现出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城市大脑与城市数据大脑的关系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出“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国家发改委、网信 办等四部委联合印发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中提出“开展一体化城市数 据大脑建设,为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运行监测、社会服务与治理、交通出行、生态环境等领域提供大数据 支持”。城市数据大脑强调城市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开发过程,融合了数据、算力和算法,是将数据资源转化成 数据资产的数字基础设施。城市数据大脑为城市数据汇聚、治理、融合提供统一支撑,提升政府大数据分析能 力,推动城市数据智能应用深入发展,为以数据驱动处理复杂社会治理问题提供了新的技术治理手段。  


城市大脑充分利用城市数据大脑提供的数据资源,开展场景化业务应用,对城市运行全局进行分析,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数据大脑可为城市大脑提供体系化数据资源和 一体化数据服务,为赋能城市大脑开展高度协同化的智慧应用搭建数据底座,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撑。





城市大脑与行业大脑的关系

城市大脑应用场景以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融合类为主,能够充分发挥信息调度、趋势研判、综合指挥、应急处置的功能,能够组织、指导、协调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开展工作,强调业务协同处置。  

行业大脑以所支撑的行业领域和所辖业务为主要应用方向,能够深入挖掘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对所涉及 的业务领域开展更深入、更细致的专项应用。  


行业大脑与城市大脑互联互通,以数据供应链为纽带、以业务协同为核心、以技术支撑为保障、以职能优化为目标,共同构建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的协同工作平台和管理协调机制,两者业务应用各有侧重,但互 为补充。两者协同实现城市级业务流程再造,减少数据流转环节、压缩数据流转时间,提升城市各部门、各企 业间沟通协作效率,最大程度优化城市数字化效能,驱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建设现状







图片

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城市大脑已从“探索萌芽”阶段逐步转为“迭代 + 应用场景落地”的大力发展 阶段,推进城市大脑建设的地方数量和相关建设项目数量不断上升,同时所覆盖的行业领域不断拓展、技术应 用水平也不断提升。


据政府采购网不完全统计,2018-2021年期间的41项城市大脑招标项目信息见下图。从项目覆盖区域来看,城市大脑建设早期主要集中在起步较早的大型城市,比如北京、上海、杭州、广州、深圳等,这与资金投入、信息化基础等因素有关。但随着城市大脑概念不断拓展,市场布局逐渐向中小型城市下沉,县域城市和新城新 区也成为了分级分类推进城市大脑市场建设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城市大脑项目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运营模式







图片



基于政府投资单一企业独立城建的模式

政府作为项目委托方独立出自,负责城市大脑的总体规划、立项、年度建设计划、项目建设管理和运营绩效考核。企业作为项目承建方负责城市大脑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管理,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基于政府投资多家企业互补共建的模式

在政府主导下,由城市大脑建设相关领域从业企业相互合作,通过行业优势互补共同助力城市大脑建设,在提升技术实力的同时降低建设成本。





基于特殊项目公司(SPV)建设的模式

由互联网或科技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出资设立城市大脑建设运营平台公司,由该公司作为项目建设的实施者和运营者,具体负责项目的设计、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





基于国有资本重点控股投资建设的模式

组建由当地国资控股、非国有科技龙头企业参股的混合所有制公司,由该公司作为 城市大脑的业主单位或总承包商,在政府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负责整个城市大脑项目的投资、建设、运营和维护工作。





基于产业创新联盟共同体建设的模式

成立由本地龙头企业(或总承包商)牵头,本地 IT 企业和国内知名企业参加的城市大脑科技产业联盟、研究院、工程院或经济共同体,聚集地区内相关 IT 企业、研究 院所、大学等资源,共同参与和支持城市大脑项目建设和运营服务,形成良性互动、合作共赢、集群发展的格局。



总体架构







图片

从技术、部署、业务、数据等多维度出发,构建城市大脑总体架构,可以为城市大脑规划、建设、运营不同相关方提供指导。




技术参考架构

城市大脑技术参考架构由能力支撑层、能力开放层、智慧应用层、 用户接入层、安全保障和运营运维部分组成,分别描述如下:


能力支撑层:提供算力支撑、数据支撑、人工智能支撑、业务支撑和人机交互等核心能力

能力开放层:提供应用集成、数据集成、消息集成、服务保障和开放服务等能力

智慧应用层:提供应用集成、数据集成、消息集成、服务保障和开放服务等能力实现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各类智慧应用

安全保障:为城市大脑信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服务能力的自主、安全、可控提供完善的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支撑

运营运维:提供城市大脑运营管理和运维管理能力





部署架构

城市大脑是以市、区、县(街道)三级平台互联互通为依托,充分发挥各级城市大脑的数据赋能、系统支撑、信息调度、趋势研判、综合指挥、应急处置等职能,组织、指导、协调各业务主管部门和基层开展业务工作。市级平台主要形成总体框架和标准,汇聚全市数据和资源,支撑市级总体决策和智慧应用;区级平台主要承担区级实战平台功能,做到承上启下衔接左右的作用;县(街道)平台依托网格化管理,社区、园区楼宇、单位和市民等共同参与,支撑基层综合执法、联勤联动和综合治理。  


同时,随着工业、能源、交通等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推进与成熟,各行业数据持续积累,促进了行业大 脑的发展。为推进城市产业发展,促进产业融合,城市大脑需要与行业大脑建立协同机制,促进数据融合共享。行业数据的接入,一方面可以丰富呈现内容,便于管理者掌握城市经济发展体征;另一方面,城市基本运行体征数据,也会激发行业大脑的自我更新与演进。城市大脑与各行业大脑的融合,驱动城市数字化转型,依托城市大数据促进新业态新模式发展。





业务架构

城市大脑业务架构构筑了用户、应用场景之间的逻辑关系。   


在原有部门垂直业务应用基础上,城市大脑对横向融合型场景具备较强的支撑能力。业务应用场景包括数 字政府、社会治理、精准服务和产业经济,覆盖城市建设发展各领域,依托公安、交管、发改等业务应用,以数据融合驱动业务场景化,有效减少面向管理和服务对象的业务边界感。  


通过业务应用场景为公众侧和政府侧提供场景式服务。公众侧包括市民和企业,通过线上、线下的服务渠道,体验融合于生活的具备较强业务协同性的应用场景。政府侧以政府为主要对象,以数据流动减少部门间壁垒, 打造统一的政府工作体系,以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为行政载体,形成数据融合支撑业务应用的数字政府格局。





数据架构

数据是城市大脑建设的核心资源,按照“集中统一管理、按需共享交换、有序开放竞争、安全风险可控”原则,推动存在于政府、企业等组织的数据资源汇聚互联,加强数据治理,加 快建设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和专题数据库,加强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风险防控,形成 覆盖全地域、全行业领域的数据枢纽。



典型应用场景







图片

城市大脑在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相关应用场景中深度赋能,支撑城市治理、民生服务和产业发展等各类智慧应用,从多个维度切实影响并改变生产生活方式与社会的发展方向。以下归纳了十大典型的应用场景。

图片





城市治理

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方面,通过城市大脑统一汇聚城乡社区服务管理涉及的人、事、地、物、情、组织信息,整合城市各类网格化信息与服务资源,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进行城市全局的即时分析,利用城市大脑的服务能力打造全域范围内综合性的网格化社会治理平台,建成城市运行的中枢指挥体系、社会服务的综合平台、民政互动的有效载体,进而推动跨部门的协同打通,增强基 层人员和管理组织的科学决策能力,做到智能感知、自动派单、联动处置、业务闭环,有效调配公共资源,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 数据汇聚与融合

  • 数据分析与研判

  • 数据展示

  • 城市管理与服务




智慧政务

基于城市大脑的智慧政务具有支撑“多领域、多区域、多主体、多业务、多层级、多系统”之间复杂协作、协商、协调的特点,面向“平台 + 生态”的模式对现有政 务协同能力进行全面升级实现政务服务工作“可视、可管、可控、可测”。

  • 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

  • 提供政务服务一张图

  • 实现政务协同

  • 支撑数据分析




智慧交通

以城市交通统一管理和应急指挥为目标,在城市大脑基础上构建智慧交通城市大脑,以人工智能、大数据、车联网等技术以及城市交通数据为基础,全面实现城 市交通的自动感知、认知和决策,保障城市居民出行交通安全、发挥交通基础设施效能、提升公共运输系统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构建安全、绿色、通畅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交通体系。

  • 交通立体监测展示

  • 交通监管与执法

  • 交通应急指挥

  • 交通决策支持

  • 交通设施管理

  • 交通运营管理

  • 在便民服务




智慧应急

智慧应急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助力城市安全的重要保障,是体现城市大脑对于城市应急事件高效处置能力的重要场景。其核心目的是基于城市大脑的智能化支撑能力,打造城市现代化应急管理体系,推动政府在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应急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事后评 价分析过程中,充分发挥有限的应急力量控制事态发展,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

  • 应急指挥调度

  • 自然灾害应对

  • 安全生产监测

未来,应急事件感知将趋向于视频图像高清化、天地空一体化感知网络全面化、应急事件预警智能化。得益于城市大脑的自我演进能力,各类智慧应急场景化应用将基于 5G、AI 等新技术的发展进行能力升级。例如,全面接入海量物联 感知终端,通过大带宽、低时延、海量连接的5G网络,人工智能的智能化分析,将感知终端与应急场景进行深度融合。现场语音、超高清视频得以实时回传,指挥中心人员可以远程操机器人进行抢险救援,以此降低人员伤亡等。从而提升城市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扩大城市应急指挥的覆盖范围。





智慧社区

城市大脑在智慧社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社区人口、法人、地理信息、城市态势等基础数据资源的采集,构建“上联下通,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互联互通”的基层数据交互体系,融合各系统能力实现多系统协同联动,为社区运行监测预警、数据统计分析、指挥调度及业务应用提供基础能力支撑和专题应用分析。通过“社 区总况、民生幸福、公共服务”等专题板块,打造便民服务、社区治理、智慧养老等场景化应用,发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社区管理,实现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让社区居民生活更幸福、环境更宜居、治理更安全。

  • 便民服务

  • 社区治理

  • 智慧养老




智慧生态

智慧生态城市大脑将监测设备及其系统统一接入,提供数据汇聚接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算法支撑、3D 数字孪生展示与指挥交互,将城市重点区域水生态、大气生态、森林防火生态、智能井盖的生态数据进行可视化呈现,实现生态环境的监测、预警、辅助决策、展示交互和综合指挥的管理闭环。

  • 水生态

  • 大气生态

  • 森林生态





智慧水务

智慧水务不仅仅是补短板、强监管的重要抓手,同时是推进新时代水利现代化 的重要举措、水利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智慧水务通过搭建“监测智能感知、平台兼容扩展、业务联动协同、服务高效便捷”的智慧水务体系,完成水务信息资源整合 共享,对城市供水、排水、节水、污水处理,进一步提高水务综合决策支撑能力,大幅提升水务运行管理的精准化、一体化、协同化,以水务信息化引领水务现代化。

  • 数据展示

  • 辅助决策

  • 智能管理

  • 态势分析




智慧园区

随着全国城市大脑在各地落地,围绕城市最小治理单元——园区 / 社区的大脑 落地应用也纷纷出现。园区大脑以空间学、计算机学、统计学、系统动力学为基础,利用大数据、云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打破园区的信息壁垒,汇聚、融合各 行各业的数据资源,构建数字园区模型。有效调配公共资源,提升园区的服务与运 营能力,实现人与园区的良性互动。通过园区大脑的不断学习、反馈、优化,辅助 园区决策,促使园区构建智慧的生命体,不断更新和完善自身。将智慧园区融入到 智慧城市的建设体系中,实现智慧园区与城市运行管理的高度融合。

  • 园区态势感知

  • 园区安防

  • 信息联动和业务协同

  • 决策支撑




产业融合

随着城市大脑建设的稳步推进,应用场景也在不断丰富。城市管理者越来越关 注“产业智脑”的建设,期望通过城市大脑建设带动跨产业的融合发展,深化数字 赋能产业,打造城市大脑产业融合创新示范应用,真正实现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产业智脑”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5G、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技术,通过对 城市产业发展数据和形势进行深入分析,实现基于创新技术的的产业发展新模式, 为招商引资、产业布局提供决策支撑,明确产业发展与布局优化方向,在城市产业融合中释放的数据融合价值。

  • 产业数字化转型

  • 数字产业化

  • 精准施政

  • 招商引资





智慧能源

城市大脑通过全面整合电力、燃气、燃煤、冷热、风光、氢能等一 / 二次能源数据, 为政府提供城市能源运行综合支持应用,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流程,辅助政府制定能 源规划、板块布局、产业调整等重大决策,提升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市大脑 通过提取各类能源数据内含的城市运行特征,从能源 + 经济、能源 + 环保、能源 + 金融等方面部署应用场景,最大程度发挥能源数据的潜在价值,全面体现各要素智 能发现、大数据分析、协同处置自动推送、处理工单闭环管理等特点。

  • 能源 + 经济

  • 能源 + 环保

  • 能源 + 金融

城市大脑通过系统智能推送,完成政企资源共享、结果联用共治,实现智慧能 源的管理闭环。城市大脑还聚焦城市重点时段、重点环节、重点事项,为防疫点保障、防台防汛、电力迎峰度夏等重点任务设立分析专题,加强城市能源管 理,守牢城市安全底线,打造城市精细化管理样板间。



发展趋势







图片

2020年起,城市大脑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在不断地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城市大脑体系、市场、技术、应用场景、建设模式等不同维度呈现出了一定的发展趋势。





应用不断拓展,形成复杂智能巨系统

城市大脑是信息技术与城市建设结合的产物,将逐步形成面向智慧城市发展的复杂巨系统。与传统信息化 系统相比,城市大脑呈现“技术密集、资金密集、系统密集”的特点,其复杂性、专业性、技术性决定了它的 建设应用将是个长期持续迭代升级的过程。  


由垂直行业应用向综合性应用拓展。城市大脑已从垂直行业应用拓展为面向城市整体智能决策的综合性应用。城市大脑架构由集约式向分布式转变,建设形式从早期以集成项目制、少量行业应用为主,向可快速部署、 面向城市全领域的体系化产品发展,从“探索萌芽”阶段全面转为“迭代 + 应用场景落地”的全面发展阶段。


由单个项目建设向产业规模化发展转变。城市大脑落地建设项目数量整体逐年上升,布局城市由一二线城市向多线城市立体布局转变。城市大脑产业规模化发展正在形成,以智慧政务、城市治理、城市智能决策和产业互联等为核心的产业链正悄然形成。其吸引了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创新及共享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 链等最新技术领域成果 , 并以城市级数字化平台的形式建立起产业链上下游协同的数字生态伙伴体系,从城市 数据资源要素汇聚、人工智能应用的价值链创新向更高维度的城市三元空间构建、社会科学计算发展,逐步实现社会治理领域的在线仿真计算、推演预测、虚实空间交互等。 

 

市区两级城市大脑和社区微脑逐步细化。基于我国社会治理理论体系和基层治理创新实践的发展,城市大 脑正逐步细化分解多层级、多体系、分工协作的市区两级城市大脑,并在镇级或社区级进一步细化为“微脑”。市级城市大脑以城市政务云为基础,构建1个城市大脑平台,盘活数据资源要素,聚焦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经济运行和社会治理 4 大领域,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区(县)作为衔接市级城市大脑与基层的核心节点,聚 焦城市管理、社会治理、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等强应用,打造城市治理融合场景;社区级微脑针对基层治理, 聚焦城市末端治理体系的构建,以基层党建为引领,以网格管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和民生服务为重点,使 人民群众直接能体验到获得感和幸福感。





数据资源管理体系不断完善,释放数据资源潜在价值

城市大脑数据资源管理体系是集相关技术、流程、机制、制度等于一体的管理体系。通过对城市全域数据进行跨部门、跨领域、跨层级整合,利用分析洞察能力解决行业发展老难题、挖掘产业发展新机会,实现由数 据聚变引领产业裂变的转变,让数据帮助城市做思考、决策和运营,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社会治理,解决城 市管理难题。


实现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管理。建设统一规范、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供应链, 打通城市数据感知、分析、决策和执行环节,推动数据目录全域性、动态化管理。加强全链路数据质量监控, 健全政府社会协同共治机制,解决“数据汇聚难、共享难”等问题,形成全域数据资源“一张图”、供需对接 “一本账”,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实现各部门数据资源连接。可以预见,未来城市大脑将连接分散在城市各个部门的数据资源,打通城市神 经网络,展示城市基础运行能力、城市实时状态的综合视图,形成“全市域、全天候、智能化、多渠道”的事 件预警和协同治理体系,为城市综合治理提供决策依据。





技术融合不断创新,实现城市智能决策

城市大脑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中枢神经系统,其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到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多种新一代信息技术。

移动互联网技术促进信息开放共享。智能终端和移动互联网是城市大脑的重要信息源和基础设施,也是城 市大脑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终端产生的大量个人应用数据将成为城市大脑感知城市运行状态的重要 依据,也将成为城市大脑面向政府部门开展城市管理、面向企业和市民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和途径。  


云计算+人工智能提升综合算力。云计算、人工智能、深度神经网络等技术的发展,为大规模数据信息的 处理带来新的技术革新。在未来,新技术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助力城市加快数据资源化、数字产业化、产业数 字化、城市智能化“四化融合”发展,赋能城市大脑实现思考决策、运营指挥、自我演进等中枢能力。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实现跨部门协同调度

随着城市大脑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以城市发展的问题和需求为牵引,城市大脑的应用场景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跨部门协同调度将成为业务应用场景的重点。 


高效回应城市服务需求。城市大脑在不断完善体系架构的基础上,将以服务城市居民为主线,从目前聚焦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规划建设、城市网格化管理、交通管理、市场监管、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场景 出发,将逐步拓展至医疗服务、养老服务、基层治理等为社会、群众提供更具有体验感和价值感的场景应用,推陈出新、持续迭代,使得政府与民众之间的互动与开放联系变得更加便捷。  


搭建协同联动体系。依托城市大脑,根据业务应用场景的服务和数据需求,有目标地协调、串联多部门、多区域、多主体的数据基础,将具有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多种职能的 部门进行再梳理和确权,着力构建“五位一体、全域覆盖”的城市运行生命体征指标体系,对城市进行系统性 表征、全方位诊断、智能化预警,着力构建“市、区、街道社区”多级协同联动体系,实现快速灵活综合调度与指挥。





多方合作参与,探索多元化的建设运营模式

城市大脑的发展离不开技术、资金、业务、机制等各类要素和资源的有效适配和聚合优化,其建设运营模 式正从早期的政府投资、企业建设运营的单一方式逐渐转变为多元化政企合作模式,生态不断完善。


多主体共同参与。城市大脑建设项目数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态势,涉及到的城市数量也在持续增加。城市 大脑逐渐向产业规模化发展,以其为核心的产业链日渐完善。在城市治理和管理政策层面,把握政府和市场分工更加完善,强化政府在规划引导、统筹协调、政策支持、机制完善以及环境营造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由于城市大脑技术和资金门槛相对较高,实际建设将以行业领军企业或知名互联网企业为主,聚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整合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能力,逐渐向形成“领军企业主导、其他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态势发展。 

 

长效运营机制逐步建立。通过成立国有控股、国有参股等多种合资公司创新城市大脑建设运营模式。城市 通过引入一家或多家战略合作伙伴,搭建能够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定制化服务、长效运营增值、生态伙伴培引 等功能的本地运营机构,建立与技术支撑、制度建设相匹配的城市级建设运营服务体系,对未来不断演进的业 务需求能够快速响应,以迭代式开发的思路对城市大脑持续迭代升级,为城市治理体系提供支撑的同时,为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科技创新提供生长的土壤。  


综上所述,城市大脑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创新实践中孕育而生,伴随着日渐扩大的市场需求、先进的技术、政策革新的过程不断发展演变。目前其内涵、技术体系、系统构成仍在不断迭代演进,应用成效仍处于初步显 现阶段。可以预见,在未来城市大脑发展中,将进一步根植城市建设发展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与城市在政府、企事业单位等主体合力支持下取得长足的发展。